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,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。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说课稿 篇1一、说教材
本节内容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所编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(下)第二课:报头字设计。知识点主要是:学习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的报头,能熟练设置报头字的字体、字号和字体颜色等。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,本节课是学生能够顺利、快捷制作电子报刊的基础之一,也是形成学生“了解熟悉——技巧掌握——综合运用”这一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设置报头字的方法。
二、说教学目标
1、知识目标:学习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的报头,了解报头字设计的一般要求,掌握修饰文字的方法。
2、能力目标:让学生熟悉设置报头字的方法。培养学生自我探索、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、团体协作的能力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,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。
3、情感目标:经历设置报头字的过程,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。通过学生自我展示、自我激励的学习过程获取快乐的感受和成功的体验。
三、说教学重难点
重点:合理设置报头字的字号、字体、颜色。
难点:熟练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,形成技能。
四、说教法与学法
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: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“任务”为主。因此本课以“任务驱动法”为主,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,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,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,使学生具有获取、传输、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,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。同时,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教学法,自主探究法、小组合作法等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,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、迁移和融合。
五、说教学设计
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,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,设计教学流程如下:
(一)创设情境、引出课题
(二)步步为营,导学达标
(三)练习巩固、拓展提高
(四)课堂小结
六、说教学过程
(一)创设情境,引出课题
1、同学们,你们平时看报纸吗?都喜欢看什么报纸?学生回答,交流。
2、出示图片。这是同学们平时都爱看的报纸——小学生学习报。看,设计的多么漂亮!你们想自己设计这样一张美观的报纸吗?
3、那么今天就用我们超群的智慧、别出心裁的创意和灵巧的双手来为我们学校设计一份电子报刊吧。
(课件呈现:电子报刊应该含有报名、刊号、出版日期等有关要素。)
4、电子报刊内容丰富多彩,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怎样设计报头字。(板书)报头字设计。为了使我们设计的报头新颖美观,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组报头。
5、学生交流感受。师小结:是啊,新颖的报头,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内容,会使我们对这样的报刊百看不厌。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设计报头字。
设计意图:通过创设情境、明确学习任务,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。
(二)步步为营,导学达标
1、出示未经修饰的报头字——校园文摘报
师:同学们,你想改变报头字的什么使它变得更漂亮一些呢?
学生交流(颜色、大小、字体——教师随机板书)
2、教师逐步演示、讲解设计报头字
同学们刚才回答的很好,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字体发生这样的变化呢?计算机就能帮助我们完成这项神奇的变化。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。
(1)字号的设置。(演示讲解时注意“百宝箱”的内容:字的大小有字号和字级两种表示方法。字号从初号到八号,字的大小依次由大到小;字级从5到72,字的大小依次增大。)
(2)设置文字字体。同时讲解知识窗,字体指文字的形体,如宋体、楷体、黑体、隶书等等。
(3)设置文字颜色。学生自己探索设置颜色的方法。
设计意图:从观察教师演示到自己探索方法,由易到难,循序渐进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。
3、指名学生上台分别演示设置字号、字体、颜色。
看完老师的演示,有的学生已跃跃欲试,下面就请一位学生来做一次小老师,给大家演示一下。教师及时给予鼓励。如: “看,这个小老师操作的多熟练”、“这位小老师表达得多清楚”、“你真能干”“你不愧是我们班的大才子”
设计意图:学生在初步了解“设计报头字”方法后,必定跃跃欲试,但是在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上,肯定会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因此在这个个环节,我采用分层教学法,让操作能力强、反应敏捷的学生上台分别进行实践演示,并相机点拔不足之处。
4、讲解选定文字的快捷方法。
(1)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设置时,首先要选定文字。
(2)选定文字有两种快捷方式:第一种,在要选定的文字开始处单击鼠标,在要选定文字的结尾处按住Shift键单击鼠标。第二种,按住Ctrl键,同时在文字中单击鼠标,此时光标所在的一句话(以句号结尾的一串文字)被选定。
设计意图:学生看到和以往不同的选定文字的方法,必定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,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5、百宝箱
(1)教师讲解:进入Word后,在主窗口中一般都会显示“常用”工具栏和“格式”工具栏。如果没有或缺少其中一个,可以单击“视图”菜单,将鼠标指向“工具栏”,单击“常用”或“格式”,使其前面带有“√ ”符号。凡带有“√ ”符号的工具栏,说明已经显示在主窗口内;反之,则没有显示。
(2)学生动手操作
(三)练习巩固、拓展提高
师: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设置报头字的方法,现在就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做练习吧。
1、出示几种报头字,让学生说说喜欢哪种,并照课件中的样例做出自己喜欢的那种。
2、综合运用所学的修饰文字的知识,独立设计报头字。
(教师巡视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鼓励。)
设计意图:提出任务,让学生独立完成。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修饰文字的方法,逐步形成技能。教师及时鼓励,使学生通过自我展示获取到成功的喜悦。
(四)课堂小结
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,学到了哪些内容?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?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?你还想做什么?
设计意图:组织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经验交流讨论,回顾学习内容,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巩固。总之要让学生带着收获快乐的走出课堂。
七、说板书设计:
字号 拖动鼠标
字体 选定文字 用Shift ……此处隐藏3260个字……说起了小鸡,这就是我们的"小鸡的样子"主题内容。在这个活动中,孩子们大胆的表达,无论对与错,他们都说出了自己对小鸡样子的理解。
小鸡吃什么:一天我正喂小鸡吃小米的时候,张明智疑惑的问:"老师,我们有很多好吃的东西,那小鸡能吃吗?小鸡最爱吃什么?它是光吃小米吗?"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,小鸡吃什么的主题活动应运而生。在这个活动中,我先请孩子们讨论,然后请孩子们带来自己认为小鸡能吃的东西,让他们自己试着喂小鸡。最后,他们发现小鸡太小,只爱吃些小米、玉米面和的糊、大米面和的糊、鸡蛋黄、小虫。
小小蛋儿把门开:"小鸡从蛋壳里出来"对于孩子来说,永远都是新鲜的。"小小蛋儿把门开"这首歌的内容能够让幼儿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过程,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音乐活动:小小蛋儿把门开。目的是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破壳的情景,体验小鸡出壳的快乐。能愉快的参加歌曲的表演,大胆的表现小鸡的可爱。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,思维直观,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意境中产生。创设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境,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。因此在活动中,我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:小鸡出壳的录象, "大蛋壳",可爱的'小鸡头饰,小鸡裙,草地、小虫、鸡叫声等。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,从而更好地表现自己。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,他们非常投入,动作非常可爱。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地表达、表现,增强了了自信。
我们喜欢小鸡:孩子们对小鸡的感情愈来愈深,我们通过故事表演、区域认知、泥塑、绘画表演、歌唱、为小鸡建家等活动使幼儿抒发对小鸡的热爱。特别是绘画小鸡孩子们最喜欢,他们在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下,基本掌握了绘画的方法。通过两次亲子活动,一次家长开放,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完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,并张贴在室内外的墙上,构成了我班的绘画特色。表达了孩子们对小鸡热爱的深厚感情,同时也表现出家长的支持与参与,他们也不约而同的加入到我们喜欢小鸡的主题活动当中。
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,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、具体地开展。因此,我们随着主题的发展和孩子的兴趣创设了一系列环境,将活动的主题融入环境当中,让幼儿不断的与环境互动,使环境体现主体内容。
在主题活动中,孩子自发参与、自主学习、自由表达,获得了自身的发展,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。在这个过程中,师幼之间是平等的,是合作伙伴的关系。我们还发动了家长们一同搜集资料、图片等,达到了家园互动的效果。
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美化教室,它应该是孩子们自我表现与展示的舞台,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,更是孩子们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。因此,我们设置了主题环境区域,分别是开心想吧、开心做吧、开心画吧、开心看吧、开心玩吧、开心唱吧、开心搭吧。
在每一个区域里投放了许多相关的材料,例如:开心想吧的母鸡下蛋,舀蛋、拼蛋;开心做吧的小鸡回家的迷宫、胖小鸡和瘦母鸡;开心看吧里提供了图片、录有与图片相关和不相关的小鸡故事、小鸡出壳的自制玩具等。
谢谢大家!
说课稿 篇5借着本次园内“聚焦课堂”的契机,我选择了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《星空》。在《星空》这幅画中,梵高用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。夜晚的天空又高有远,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右角上,桔黄的月光、星光相互辉映,把深蓝色的夜空点缀得灿烂辉煌。流动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翻滚着、飘过来,飘过去。前景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杉树,墨绿色的枝条努力的伸向天空。远处有青色的群山,山下的城市笼罩在夜色中,流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。观赏梵高的这幅画,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。它充满了奇特的想象,同时又呈现了无比绚烂的色彩。这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,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。
重点难点
欣赏梵高的作品“星空”中的笔触、色彩、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,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。
运用适当的方法和色彩,尝试创作自己心目中的“星空”。
活动准备
1.ppt
2.幼儿作画用的深蓝色砂纸、蜡笔
3. 背景音乐《安妮的仙境》、《天空之城》
活动过程
一、倾听音乐,引出课题
播放音乐《安妮的仙境》观看“星空”图片,引出课题
“夜,静悄悄。
抬头眺望星空,漫天的星星就像人们笑嘻嘻的眼睛,不知疲倦地眨呀眨。
美好的夜空吸引了无数发现美的眼睛,有一位画家也被这美丽的夜景吸引,
画了一张神秘的画,我们一起来慢慢品读这幅世界名画!”
二、欣赏作品
1.引导幼儿整体感受
老师: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?
(幼儿1:我看到了龙卷风、房子、星星、月亮、火、树、大海……幼儿2:我看到了洪水涌过来了……幼儿3:我觉得天空在翻滚了……)
你看了这幅作品,有什么感觉?画面上的哪些地方带给你这样的感觉?
(幼儿:很难过、恐惧……)
2.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、讨论
老师: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?
幼儿:有黑的、灰的、黄的、蓝的……
老师:什么颜色用得多些?(黑的、深蓝的、紫的)这些是冷色还是暖色?
那么多的冷色画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?
暖色有吗?什么地方用了暖色?
老师: 很多的冷色和一些暖色在同一张画中出现你有什么感觉?
幼儿:对比强烈,心里有点不开心……
教师小结:画家用了深蓝色、紫色和黄色,色彩鲜明,对比非常强烈,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。
评析: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观察,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,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,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。在这里,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,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。
3.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、讨论
老师:我们再来细细品读这幅画,画家除了运用了强烈的冷暖对比色,还用了哪些线条?
幼儿:用了波浪线、螺旋线……
老师: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?给你什么感觉?好像什么?
幼儿:天空用了波浪线,我觉得云在滚动……绿色的柏树也用了波浪线,好像盘旋着上升。
老师: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?
幼儿: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……
老师:你有什么感觉?(好像包住了)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,那是什么感觉?(肯定很难受)
请小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,感受难过。
教师小结: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,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,蓝颜色、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,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、忧郁、难过的感情。
美术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,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。积极有效的美术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自然生活、社会生活中发现美、感受美、表现美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心灵得到陶冶,自信心、生动性、积极性、创造性得到发挥,对幼儿的身心和谐、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。
文档为doc格式